top of page

修行的第一步

 

我們知道, 天主教或者是基督教的教義, 宇宙是造物主所創造的, 只要相信並遵循天主的旨意, 就可以赦免原罪, 再重新回到天主的懷抱。 (信, 望, 愛)

 

而佛教與道教的中心思想不崇尚造物主理論, 更主張自我內心的修練, 智慧的提升, 來解脫生死的輪迴, 最終得到永恆的涅槃與解脫。

 

道家修練精氣神。

 

顯宗修練戒定慧。

 

密宗修練氣脈點。

 

三者名稱雖異, 但是其實都是強調內心自我修練的重要性。

在佛護論有提到, 人的情緒基本上都是由各種的因緣所牽動。 產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於自我的我執產生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但是其實這一種情緒, 並非是人的本性, 例如說憤怒好了, 人因為某些因素而導致了憤怒的情緒, 但是人類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維持在憤怒的狀態。

 

如果人的本性是憤怒的, 那相對的我們就不用修了, 因為修也無法改變些什麼, 就是因為我們的本心本性是一個圓滿具足的佛性, 所以當貪嗔癡等無明的情緒來臨的時候, 顛倒了我們看見事情真相的能力, 如果讓這一種情緒持續發生並影響著我們的周遭, 就會導致一連串的錯誤, 所以此刻, 我們就應該釐清這是一種無明, 而非我們該有的情緒, 而立刻的修正, 這才是我們要修的能力。

 

動物們都有很強的感官能力, 例如說貓可以聽到很遠的微渺聲音, 狗可以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 嗅覺能力也是不可思議, 但是相對於第六意識的思維能力, 就屬於人類最強了, 所以我們人類應該多運用這一方面的思維能力, 開發自己的本心本性, 這樣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仙成師合十

道教.jpg

藥師琉璃光王

                 

          圓滿您美好的人生

 

最完善的實修法門, 融入您的人生規劃, 提升您身心靈的滿足, 改善您的家庭和諧, 也提供滿足您物質現況的方法

 

  • Facebook Social Icon

© 2018~2025 By 玄成宮

bottom of page